个体户怎么交个人所得税?个体户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的区别?
阅读数: 16415
“打工人”可以说是最近的网络热梗了,其实近几年来自主创业越来越流行,许多人可能会选择“个体工商户”作为创业的起点,那么个体工商户会涉及哪些税?个体工商户怎么交个人所得税?个体户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的区别是什么呢?
首先,个体工商户会涉及哪些税?
个体工商户发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增值税应税行为时,需要按照规定缴纳增值税;个体工商户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以业主为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按照“生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所以,个体工商户一般会涉及增值税、增值税附加税和个人所得税。
其次,个体工商户怎么交个人所得税呢?个体户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的区别是什么呢?
A、查账征收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生产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出当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后,乘对应的税率再减去速算扣除数就得出当年的应纳税额了。
假设某个体工商户当年度收入200万元(不含税),各项成本费用100万元,无以前年度造成的亏损。
该个体工商户当年度应缴纳的经营所得个税为(200-100)*35%-6.55=28.45万元
B、核定征收
核定征收这一征收方式主要适用于由于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导致无法准确计算企业应纳税额,故而由税务机关核定征收企业应纳税额。
核定征收可以分为核定应纳税额或者核定应税所得率。其中,核定应税所得率指的是根据个体工商户当年度的收入或者费用,按照一定比率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目前,比较常见的是核定应税所得率。
假设某个体工商户当年度收入200万元(不含税),税务机关按照收入的10%核定征收经营所得个税。
该个体工商户当年度应缴纳的经营所得个税为200*10%*20%-1.05=2.95万元
结合以上的案例,简单介绍了个体户怎么交个人所得税以及个体户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的区别。
个体工商户这一经营类型具有灵活度高、管理较宽松、综合税负低等优点,不失为“打工人”转型的一个好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