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高个税起征点 既是供给侧改革也是需求侧改革
阅读数: 4261
随着嘀嘟一声响,银行手机短信提醒账户变动,办公室同仁几乎同时惊异地发现“发奖金了”。随即,开始交头接耳,进而转为公开讨论,这数量为什么比预想的少那么多?
在弄清了规则之后,同仁们除了感叹“理想太丰满”以外,还发现原来个人收入所得税总是比预想的高一些。查阅资料发现,我国个税起征点自1980年确定为800元后历经了三次调整,2006年提高到1600元,2008年提高到2000元,2011年提高到目前的3500元。
尽管如此,我国的个税仍然被舆论评价为“工资税”,中低收入者税收贡献率达65%左右。在2015年的两会上,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呼声再起,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空调董事长董明珠等建议将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
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可以直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通过当期收入增长效应促进消费,可提振市场对短期经济增长的信心。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至66.4%,创15年新高,比2014年高15.4个百分点。这足以说明消费在当前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在当前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扩大需求与消费升级可以视作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可靠抓手,而提高个税起征点进而增加社会成员收入,对消费需求的增长自然产生推动作用,而且这是一个长效政策,中长期看,个税起征点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可持续性意义。
从现在流行的供给侧改革角度看,起征点提高,税收减少,相当于劳动工资增加,可以促进劳动力供给的增加,使经济在供给端得到改善。可见,个税起征点的提高是适应供给与需求双侧的一项改革。
再说,距离2011年上调个税起征点,已经四年多时间没有再调整过。业界对于调高个税起征点的呼吁也一直存在,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去年两会期间表示,简单地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并不公平,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比较科学。个税改革关乎每个社会成员根本利益,有专家提出按家庭为单位计征个人所得税,将子女教育与职业教育列入专项抵扣等多种建议方案,但由于技术操作原因,相关改革一直进展缓慢。不过,今年开始商业健康保险费用在税前扣除试点实施。这或可看作个税改革加速推进的一个标志。
在同仁们争论个税多寡问题渐渐平息时,有媒体报道,个税改革方案已经完成,预计最快2016年上半年上报,下半年会选择部分方案实施。希望这个时间表不再后延,明年再发年终奖时,同仁们可以少几分争议。
最新政策
更多-
老板用私卡现金发工资被查?2022年起,这样发工资行不通了!
前几天知名女星金婧因为“助理犯错就扣工资,扣五千后就少犯错”的言论令广大打工人愤愤不平,纷纷在网络上声讨她,随后助理声称扣的工资老板已经通过年终奖微信5倍转账给她。 -
浙江17部门联合发文促就业
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浙江省委组织部、省人力社保厅等17部门于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浙江将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保障灵活就业、部署加力稳岗拓岗的政策举措
我国有2亿多灵活就业人员。灵活就业能有效促进就业,也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要强化保障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