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2020年“零申报”标准来了,零申报怎么报税才能远离税务风险?
阅读数: 26055
对会计来说,“零申报”并不陌生,但是,零申报怎么报税才能远离税务风险呢?2020年“零申报”标准来了,赶紧看一看吧!
疫情期间,公司没有收入,是不是就可以不记账不报税了?
答案肯定是:不行!
事实上,公司从领了营业执照那一刻开始,就是处于经营状态的。
即便是暂时还没有实际业务,或是后面经营不下去,都要正常进行纳税申报,哪怕是“零申报”。
今天,51个税就跟大家聊一聊“零申报”这件事儿!
什么是“零申报”?
在税务机关办理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当期未发生应税行为,按照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应向税务机关办理零申报手续,并注明当期无应税事项。
通俗地讲,纳税申报的所属期内没有发生应税收入(销售额),同时也没有应纳税额的情况,称为“零申报”。
“零申报”有哪些情形?
自己所在公司是否可以零申报?怎么判断呢?
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形:
1、增值税可零申报的情形:小规模纳税人应税收入是0,一般纳税人当期没有销项税额,并且没有进项税额。
2、企业所得税可零申报的情形:纳税人当期没有经营,进行零申报的企业。
3、其它税种可以零申报的情形:计税依据为0时。
长期零申报的风险
不得不说的是,零申报可解一时之忧,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如果公司长期零申报的话,将面临以下风险:
一、可能会被纳入“重点关注企业”和“非正常户”行列。
二、长期零申报属于异常申报,不但要被列入重点监控对象,还可能存在税务风险。
例如:
(1)罚款处罚
有收入就应该纳税,一如既往地零申报,这叫偷税!是要补缴税款和滞纳金的,还会被罚款!
(2)影响纳税信用等级
1年内连续3个月或累计6个月零申报,纳税信用等级就不能评为A级了,如果提供虚假的申报材料去享受税收优惠,那更是得不偿失,纳税信用将直接降为D级。
(3)发票减量
如果公司长期零报税,并且纳税人持有发票的,则发票就会被税务局降版降量,还要纳税人定期到税务机关进行发票核查。
(4)被税务机关核查
如果公司长期零申报被税务机关核查到的,税务局就会采用成本费用的方式(或者其他方法)来核定纳税人的收入。
关于“零申报”的5个错误操作
违规零申报风险真的不小,那么,零申报怎么报税才能远离税务风险呢?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比较常见的5个零申报错误操作及正确做法。
错误一:
1、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不用缴纳税款而做零申报;
2、有免税收入最终不缴纳税款而做零申报;
例子:某企业是小微企业,当月销售收入可以享受小微企业增值税免税的优惠政策。那么可以零申报吗?
答:不可以。企业在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应该向税务机关进行如实申报。在申报表的相应栏次填写享受免税数额。
错误二:
企业期末没有收入,但有增值税进项税额,却做了零申报。
某些企业为新办企业,常常会发生期末没有收入,但是有进项税额的情况。这种情形下,如果进行零申报处理,可能会因为未抵扣进项税额逾期抵扣造成不能抵扣的情况发生。
正确做法:在申报表对应的销售额填写“0”并把当期已认证的进项税额填入申报表从而产生期末留抵税额在下期继续抵扣。
错误三:
企业长期亏损,没有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做了零申报。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亏损能向以后五个纳税年度结转弥补。如果做了零申报,第二年的盈利就不能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了,会造成企业损失。
正确做法:应如实填列,这样亏损可以在以后5年内结转弥补。
错误四:
企业已预缴了税款,在报税时却进行了零申报。
某公司是小规模纳税人,虽然在代开发票的时候缴纳了税款,但也不能简单的进行零申报。
答:正确做法是在申报表中规定栏目填写销售收入,网上申报系统会自动生成企业已经缴纳的税款从而进行冲抵。
错误五:
企业取得未开票收入,同时无可抵扣进项税,进行了零申报。
正确做法:把当期收入填入未开票收入中,按规定缴纳税款。
【重要提醒】
免税、无应纳税款和零申报这几种情形,应纳税额都是0,但是,实际的处理方式大不相同。
纳税人要正确进行零申报,违规零申报不仅会造成企业利润损失,更会影响企业信用,增加税务风险哦!
如属于虚假的零申报,将按《征管法》等有关规定追征税款,并进行税务行政处罚,并影响到你的信用等级,企业一定要诚信经营,按规定如实向税务机关进行申报。
最新政策
更多-
老板用私卡现金发工资被查?2022年起,这样发工资行不通了!
前几天知名女星金婧因为“助理犯错就扣工资,扣五千后就少犯错”的言论令广大打工人愤愤不平,纷纷在网络上声讨她,随后助理声称扣的工资老板已经通过年终奖微信5倍转账给她。 -
浙江17部门联合发文促就业
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浙江省委组织部、省人力社保厅等17部门于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浙江将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保障灵活就业、部署加力稳岗拓岗的政策举措
我国有2亿多灵活就业人员。灵活就业能有效促进就业,也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要强化保障和服务。